后记 如何用经济学提振经济(1/2)
事情在完成之前,看起来都是不可能的。
——纳尔逊·曼德拉(neln ande),南非前总统
如何“使用”经济学?
我写这本书,目的是向读者呈现思考经济的方式,而不是灌输经济理念。书中涵盖了许多主题,但我并没有期望读者能够记住全部甚至大部分。但是,这毕竟是一本使用手册,因此还是要记住几个要点。
谁获益?经济学是政治争论
经济学是政治争论。它现在不是科学,将来也不会是。经济学没有客观真理:总是夹杂政治判断,还往往涉及道德判断。因此,当我们面对一个经济主张,你必须问一个老问题:“谁获益”(who benefits)?拉丁文为“cui bono”,因古罗马政治家、演说家西塞罗的提出而广为人知。
有时,一个经济主张的政治意图很容易被识破,因为其背后的假设一看就有问题,明显偏袒某些群体。“涓滴效应”就是一例,这个论点的关键假设是:当富人拿的国民产出更大,他们就会增加投资。然而,这个假设并没有被证实。
在其他一些情况下,一个主张偏袒某些群体,可能不是有意的。比如,使用“帕累托标准”的某个主张可能看起来并没有偏袒任何人,因为这种标准要求,只有让一些人状态变好但没人状态变差的改变,才能叫社会改进。也就是说,不管一个改变造福多少人,只要有一个人的利益受损,它就不是社会改进。然而,这个标准其实隐秘地偏袒了那些从现状中获益更多的人,因为它阻止了任何有损他们利益的改变。
有些措施看似价值中立,背后依然牵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断,比如市场范围就是。决定哪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买卖,就是跟政治高度相关的。一旦把某些东西(比如水)划进市场范围,跟其相关的各种决策就要采用“一元一票”制了,这样富人就更容易影响结果。反过来,一旦某种东西(比如童工)被排除出市场范围,这个东西就不会再受金钱左右。
说经济学是政治争论,并不表示“说什么都行”。有时这个理论好一些,有时那个好一些,这取决于当时的形势。但如果有经济学家宣称自己的分析“科学”、价值中立,你就千万别信。
不要成为“拿锤子的人”:“做”经济学的方法众多,各有优劣
我们已经知道,“做”经济学的方法不止一个,虽然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不告诉你。虽然新古典学派在最近几十年是学界主流,但算上新古典学派,经济学至少有九个学派,他们各有优劣。
经济现实非常复杂,单靠一种理论没法分析透彻。不同理论的基本单位不同(比如,个人vs阶级),关注不同(宏观经济vs微观经济),问题不同(比如,在给定资源下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vs如何长期提升生产这些资源的能力),所用的分析工具也不同(超级理性vs有限理性)。
“手里拿着锤子,看什么都是钉子。”如果只是从一个理论角度看问题,你最终只能问出某些特定问题,并按特定方式回答而已。幸运的话,你面对的问题刚好是最适合你的“锤子”的那颗“钉子”。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,你手头得有各种工具才行。
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偏爱的理论。有一两种理论用得比其他理论多,也没有什么不对。大家都这么做。但请不要成为手拿锤子的人,更不应该连其他工具都不知道。大家应该手拿瑞士军刀——对不同的任务使用不同的工具。
事实就已经是理论:事实,甚至数据,都不是客观的
德国大作家(《浮士德》)和科学家(色彩理论)歌德曾经说过:“事实就已经是理论。” 1 经济“事实”正是如此。
许多人认为数据最直接、最客观,但其实所有数据都是建构在理论之上的。19世纪,英国首相本杰明·迪斯雷利(benja disraeli)曾经讽刺道:“世界上有三种谎言:谎言、该死的谎言、统计数字。”(there are lies, daned lies, and statistics)我的观点没这么极端,但我认为,经济学的数据一定是测量某些概念的结果,而这些概念的定义往往有争议,有时争议还极大。 2
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并非无足轻重。经济指标如何建立,对如何组织经济、实施哪种政策有巨大的影响,并最终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。
就连最理所当然的基本数据如gdp或失业率,也都有其不足,造成的影响也很大。gdp将家务与未付筹的照护都排除在外,必然低估了这些工作的价值。gdp没能考虑地位商品的特性,这样算出来的gdp会误导消费方向,也无法真实反映富国生活水平,因为这类商品在富国更多(见第6章)。失业率的标准定义排除了富国那些不断碰壁而放弃找工作的人,以及发展中国家那些隐性失业者,这使得它低估了失业程度(第10章),而且自然的,这些人也被政策制定者忽视了。
然而,这并不是说经济数据就完全没用,或者一定会误导。我们需要数据,有数据我们才能感知经济规模的大小,并监控其变化。只是说对于数据,我们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。
经济不只有市场:还需要考虑生产和工作
今天的经济学都在讲市场。今天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同意新古典学派的观点,认为经济就是一张交换关系网:个人从许多公司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,然后向其中一家公司出卖自己的劳动力,而公司的买卖对象则是个人及其他公司。但经济不能跟市场画等号。市场只是组织经济的众多方式之一,它实际上只占经济的一小部分。许多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企业内部指令来组织,此外,大部分经济领域都受到政府的影响,甚至要听政府的命令。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如wto,还给市场划了边界,并制定了市场行为准则。如今,在这些事情上,国际经济组织的角色越来越重要。行为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赫伯特·西蒙曾经估计,美国国内的经济活动其实只有20是靠市场组织。
由于过于关注市场,大多数经济学家忽视了经济生活的其他大片领域,人民福祉因此大大降低。重视交易的代价就是忽视生产,这使得决策者对自己国家制造业的衰退掉以轻心。将个人看作消费者而非生产者,就看不到工作质量(如有趣程度、安全程度、压力大小,甚至受压迫程度)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。对经济生活这些方面的忽视,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富国人民明明消费超过任何历史时期,幸福感却没有增加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